2025 年,TiDB 社区特别策划了“TiDB vs MySQL :国产数据库替换 & 降本增效的不二选择 ”系列线上 Meetup,从不同视角、不同需求、业务形态、技术演进等多个维度和大家一起聊透国产数据库选型,也希望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让大家更好地了解 TiDB,看看 TiDB 是否能帮到你解决目前面临的技术架构难题,为大家排忧解难。
TiDB vs MySQL 系列第五期线上 Meetup,我们开启了一场有关 MySQL 数据库国产化选型的圆桌交流。诚挚感谢欧冶云商数据库首席薛晓刚、知乎数据库架构团队负责人代晓磊、华勤技术数据库专家李玉生、TiDB 社区版主李文杰、公众号《胖头鱼的鱼缸》主理人尹海文、TiDB 社区架构师李仲舒,六位嘉宾老师聚焦四个核心问题,与大家详尽地分享了诸多干货知识。
视频回顾
探讨问题
问题 1: MySQL 在使用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/痛点有哪些?TiDB 能解决吗?
MySQL痛点:
-
扩展性瓶颈:单机写扩展受限,分库分表运维复杂(如 16 拆 64 需数月)。
-
高可用挑战:传统 MHA/VIP 切换易故障,Raft/Paxos 机制更可靠。
-
易用性缺陷:大表(如1.5 TB)Online DDL 风险高,业务变更冲突频发。
TiDB 解决方案:
-
分布式架构:天然支持水平扩展,解决分库分表难题(如 16 套 MySQL→单TiDB集群 25 万QPS)。
-
强一致性:Raft 协议保障高可用,RTO 秒级恢复。
-
存算分离:计算/存储独立扩展,Online DDL 无抖动(如加字段/索引秒级完成)。
问题 2:从 MySQL 迁移到 TiDB 的综合收益如何?能不能做到降本增效?
量化收益:
-
性能提升:QPS 提升 30%+,延迟降低(如计费系统 40 TB→10 TB,压缩率 1/3)。
-
成本优化:存储节省 70%(10 TB vs 40 TB),硬件资源池化(10 台→3 台集群)。
-
运维友好:TiUP/Dashboard工具链降低 DBA 工作量,故障排查从分钟级→秒级。
业务价值:
-
支持国产化替代(通过信创测评),满足监管要求。
-
支撑业务快速增长(如订单系统从 1 万 QPS→25 万 QPS),避免频繁扩容。
问题 3:从 MySQL 到 TiDB 的迁移成本、 兼容性 如何?
迁移成本:
-
工具链成熟:DM/Lightning 全量+增量迁移,CDC 双写保障零停机(如 7 个月两地三中心迁移)。
-
硬件投入:高可用场景需 5 副本+专线(成本可控,业务可接受)。
兼容性要点:
-
协议兼容 90 %:MySQL 语法/函数强兼容,但需注意:
-
Auto-increment 分段分配(非连续)
-
复杂SQL执行计划差异(需业务改造)
-
-
验证关键:业务需全量压测+热点分析(如热力图定位倾斜数据)。
问题 4:从被动迁移到主动创新:怎么看待数据库替换对业务的价值?
业务驱动迁移:
-
痛点转化:用 TiDB 解决业务痛点(如 50 表关联查询、月结报表延迟),而非单纯技术替换。
-
沟通策略:DBA 需从业务视角说服(如“不改代码改链接串即可提升 30 %性能”)。
创新场景:
-
数据资源池:TiDB 整合多源数据(结构化/半结构化),替代 Hadoop 全家桶。
-
行业深耕:针对金融/制造业提供定制化方案(如 Oracle→ TiDB 全链路迁移工具 TMS)。
未来展望:
-
资源管控(V8/V9 版本)、多库合一、AI 优化(如智能索引推荐)将成为核心竞争力。
-
需持续优化复杂 SQL(如 50 表 JOIN)、存储过程支持(企业版已部分兼容)
留言有奖!
分享关于本期 Meetup 四个讨论问题的见解,抽 3 个小伙伴送出 TiDB 社区新款工业风咖啡杯!
- 截至时间:7 月 10 日
欢迎小伙伴们进群交流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