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IDB单表能够支持多大数据量?

TIDB最小部署架构下单表和分表 数据量一样的情况下 查询延迟差别大吗? 或者说分表和不分表的界限是什么?

读一条数据在kv那边都是kvget请求,不同的表在组织key的时候只不过是前缀不一样,性能没什么影响。
分表有一点好处是删除的时候,删除个分表比删除一个大表中的一批数据要简单,对性能影响要小。

tidb没必要分表了,可以分个区,如果有oltp请求的话,再上个tiflash即可

除了有冷热分离,或者归档的需求可以尝试下分区表,其他场景下基本都是不用分区表的。分表更是没有必要了,如果能接受分表的话,那完全可以基于MySQL来搞,没必要用TiDB。。

tidb 本身就对表进行分割了吧,如果打散的话应该是分布在不同的region不同的节点

TiDB集群不建议分表,它的出现最原始动力就是要解决MySQL分库分表的问题的。建议直接使用大表存储即可,最大的表有公司达到万亿行级别,单表有达到上百TB的。然后如果是点查的话,差别不大;如果是范围扫描的话,看你扫描的数据的多少。

至于分不分表,还是要根据业务和管理运维情况来考虑。通常单表存几十亿行都是很常见的场景

单表和分表数据量一样的情况下,查询延迟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别,但是具体的差别取决于:数据分布、查询条件、索引使用等等,在其他条件正常情况下这个延迟差别可能不会非常明显。

在实际情况中,分表的界限取决于多种因素,例如表的大小、查询负载、硬件配置等等。

我目前单表经历过最大120亿条

TIDB设计出来就是不用分表,数据多了使用分区表

麻烦问下做DDL 变更的时候参数设置有最佳实践吗?

官方这个单表没限制,我觉得应该是取决于你单表的数据类型,硬件的性能,tidb的版本等。

ddl 很快啊,索引直接仍后台

现在都是mysql的分库合并到tidb上

表数据量很大有没有分区必要性

此话题已在最后回复的 60 天后被自动关闭。不再允许新回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