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iDB 亮相 CHIMA 2025,助力医疗一栈式数据底座打造

导读

2025 年 5 月 9 日至 11 日,第 29 届中国医院信息网络大会(CHIMA 2025)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。这场由中国医院协会主办、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的年度盛会,吸引了全国医疗信息化建设者齐聚一堂,共同探讨医疗信息化领域的政策趋势、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实践。

在数字化和国产化 “双轮驱动” 重塑医疗信息化技术底座的关键时期,平凯数据库(TiDB 企业版,以下简称 TiDB )在大会现场设立了专属展位,全方位展示分布式数据库在医疗场景下的创新实践;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信息科主任桑野老师也受邀参与此次峰会,并围绕 “新一代电子病历系统重构实践”,深度分享了医院如何携手 TiDB ,在国产化浪潮中突破传统技术壁垒,构建全栈自主可控的医疗数据底座。

1.医疗信息化演进:从系统割裂到数据价值释放

作为宜昌市两大三甲医院合并后的区域医疗龙头,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面临着 “业务规模翻倍、系统差异超 80% ” 的严峻挑战:年门诊量 300 万 +、开放床位 5400 张、业务系统超 120 个 ,医院原本使用的传统数据库难以支撑一致化体验、统一化流程及同质化管理。临床医疗、质量管理、运营行政后勤管理及患者就诊服务体验,都对信息化系统的高一致性、高扩展性、高可用性 提出了严苛要求。

医院电子病历系统遇到的问题:

  • 单纯的电纸化: 病历仅完成纸质到电子的形式转换,数据未深度结构化,难以支撑智能分析与临床决策。

  • 数据量大管理成本高院区合并数据规则增长快,历史数据延续存量数据规模大,导致运营管理成本高 国产化信创要求:政策驱动下,电子病历系统需满足国产化、自主可控的安全合规需求。

  • 业务连续性风险**:** 医院规模大,分院区整体切换业务连续性风险高。

针对上述痛点,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以 “统一数据中台 + 统一电子病历系统 ” 为双核心思路进行底层数据基座的改造。

数据库选型:从 “被动适配” 到 “战略前瞻”

在数据库选型的关键阶段,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对单机数据库、分库分表及原生分布式数据库进行了多维度对比,最终锚定 TiDB 作为核心数据底座,其决策逻辑深度契合医院长期发展战略:

  • 技术架构破局: 传统单机数据库在业务连续性、高可用能力及 TB 级数据承载能力上的天然缺陷,分库分表带来的业务改造成本高、运维复杂等问题,在 TiDB 的原生分布式架构面前迎刃而解。TiDB 计算层、存储层、管控层的清晰分层设计,支持在线扩容至 PB 级数据规模,轻松应对医院未来 10 年数据增长。

  • 业务无缝衔接: 100%兼容 MySQL 语法,无需对原有多个业务系统进行大规模改造,直接继承医院存量应用,迁移成本大幅降低。同时,统一资源池管理支持按需分配 RU 资源,通过 SQL 黑名单自动监控并优化异常 SQL,实现门诊、住院、科研等多业务负载隔离,保障核心交易稳定。

  • 全场景能力覆盖: 兼具 OLTP 事务处理与 OLAP 实时分析能力,一套架构同时支撑电子病历高频写入、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秒级查询及科研 AI 模型训练。

落地成效:从 “可用” 到 “好用” 的价值跃迁

基于 TiDB 构建的统一数据中台与电子病历系统,实现了以下重要的“一站式高可用 ”信息服务:

  • 统一医疗流程: 整合医嘱开立、缴费、退费等超 400 项医疗流程需求,实现标准化运作,减少人为操作偏差,提升服务规范性。

  • 统一数据共享: 打通病历、医嘱、检查、检验等数据链路,借助 TiDB 强大的数据处理与整合能力,确保信息实时共享,为临床协同、科研分析提供高效数据支撑。

  • 业务连续性和数据高可用: TiDB 单点故障自恢复能力,确保核心业务连续性和数据高可用。

  • 简化数据技术栈: TiDB HTAP 能力简化了数据架构,提升数据时效性和数据分析性能,为业务创新提速。

落地实践中,门诊医生站成为应用典范:系统支撑 1214 名医务工作者同时在线,日均处理患者量超 8000 人次。 在 TiDB 分布式架构与高性能特性保障下,高并发场景下系统运行流畅稳定,不仅优化了医生操作体验,更提升了医疗服务整体效率与质量,为破解电子病历系统困局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方案。

如您对完整 PPT 案例感兴趣,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会议资料。

2. 从集中式到分布式,TiDB 重构医疗数据平台架构

除了桑野主任的精彩分享,TiDB 在 CHIMA 大会现场的展台同样热度高涨,吸引众多参会者驻足交流。展台上集中呈现了 TiDB 及平凯数据库(TiDB 企业版)在技术突破与行业实践中的核心成果:具备分布式强一致性事务、在线弹性扩展、故障自恢复、跨数据中心多活等核心能力;面向 AI 时代,平凯数据库支持多模态数据类型(向量、半结构化、非结构化),满足智能应用的复杂数据需求,帮助客户构建具备 Data + AI 能力的一体化数据底座。

  • 通过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“分布式数据库安全可靠测评”

平凯数据库(TiDB 企业版)凭借领先的技术架构与严苛的安全标准,顺利通过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“分布式数据库安全可靠测评”,以权威认证印证其在数据加密、风险防护、稳定运行等维度的卓越能力,为医疗行业的数据安全与合规建设提供坚实支撑。

  • 可替代 Oracle,MySQL 并已进入金融、运营商、互联网企业核心系统

作为可替代 Oracle、MySQL 的企业级数据库,TiDB 早已超越单一行业边界,在金融、运营商、互联网等领域的核心系统中证明实力:

  • 金融级高并发交易: 支撑某股份制银行信用卡核心系统,单日处理交易超 2 亿笔,交易响应延迟稳定在 50ms 以内;

  • 运营商海量数据管理: 为省级通信运营商构建用户行为分析平台,高效处理 TB 级信令数据,查询效率较传统方案提升 3 倍;

  • 互联网实时决策支持: 助力头部电商平台实现库存与订单的实时同步,支撑双 11 期间千万级并发下单场景。

平凯数据库拥有完备的 Oracle 和 MySQL 迁移能力,帮助企业平滑实现核心系统的国产化升级,兼顾当下应用落地的效率与未来架构演进的灵活性。

  • 共建开放医疗生态:携手打造 “智慧医疗朋友圈”

TiDB 深度整合产业链资源,与 20 + 医疗行业先行者共组 “生态朋友圈”,合作伙伴可以通过 TiDB 构建统一、弹性的数据服务平台,降低在系统开发和运维管理方面的综合成本。

例如以下 3 大核心医疗场景为例,TiDB 助力卫健委,医院等用户实现临床数据中心的智能化整合,助力医疗科研大数据的深度分析应用,并推动区域医疗协同平台的互联互通。这一创新架构为医疗信息化生态注入了强大的协同动能,推动行业向数据驱动型发展模式转型升级。

  • 区域医疗云 HIS: 参与宁波海曙区域医共体建设,支撑近 20 家基层医院接入统一云 HIS 系统,实现跨院区数据互通与分级诊疗协同,基层医疗机构数据处理成本降低 50%。

  • 临床数据中心共建: 联合广东省人民医院、北京友谊医院等标杆医院,基于 TiDB 构建全院级 CDR(临床数据中心),整合 70 + 业务系统数据,实现系统对接效率从几周缩短至几分钟。

  • 科研平台深度协同: 与医渡云合作开发科研大数据平台,基于 TiDB 原生分布式数据库打造统一数据治理与分析平台。融合 NLP 技术,实现病历结构化与语义归一,全面支撑医疗科研决策与临床研究需求。成功整合 EMR/HIS 数据,实时接入分散的多源异构数据,形成实时患者 360 视图,助力医疗人员判断患者疾病情况的临床或科研诉求。

除核心系统之外,TiDB 在区域医疗、公共卫生、医保、医药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场景十分丰富,持续为医疗信息化建设贡献力量。

3. 结语

在医疗数据爆发式增长的今天,TiDB 对医疗行业的价值不仅仅是 “数据库替换”,而是作为 “智能数据基座”,支撑着电子病历重构、临床决策升级、科研创新突破的全场景变革,全面满足了医疗行业在数字化、国产化、智能化进程中对数据库软件的多元化需求。正如桑野主任所说:“好的业务设计,需要可靠的底层架构。” 无论您面临 HTAP 需求、AI 应用需求,还是海量数据的可扩展性,高可用能力,TiDB 都能一站式满足。选择 TiDB,不仅满足了当下的需求,也为未来更多系统升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,一次选型满足未来 10 年的需求。未来 TiDB 将与更多中国医疗信息化建设者们并肩前行,为医疗数字化智能化提供一体化的数据底座。

扫描下方二维码,立即下载《医疗行业分布式数据解决方案白皮书》

原文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0IL0Up85Fhp4vGnDHdJ_5A

1 个赞